历史开讲创盈配资
在许多明清宫斗剧中,“冷宫”这个词频繁出现,通常是指关押因犯错或犯了罪的后妃。而在汉代,关押这些犯错或犯罪后宫人物的地方并非冷宫,而是监狱。自西汉至东汉,宫中监狱逐渐增多,相关制度也逐步规范,关押的人员逐渐增多。接下来,让我们一同了解汉代宫廷中的监狱系统吧!
一、西汉前期的永巷囚室
在西汉时期,除了汉高祖刘邦常住在长乐宫外,其他汉朝皇帝均以未央宫为主要居所。未央宫的建筑格局有着“前朝后寝”的特色,前部是皇帝上朝的地方,而后部则是后妃们的寝宫,也就是皇帝的后宫。连接前朝和后宫的巷道被称为“永巷”,这种布局方式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,诸侯王的宫殿后宫同样多建在永巷之中。因此,“永巷”这一名称最终成为了皇帝和诸侯王后宫的代名词。
展开剩余82%西汉时期的前朝主要建筑被称为“前殿”,它不仅包括了举行朝会的大殿,还有皇帝的寝宫。位于未央宫中央的前殿,后宫则位于其北部。西汉后宫由两部分组成:一是皇后居住的椒房殿,二是妃嫔们居住的东西永巷。值得一提的是,武帝时期的太初元年(公元前104年),永巷被正式改名为“掖庭”,后宫的宫殿数量也随之增加,其中包括椒房殿、昭阳殿、飞翔殿、增成殿等,共计14座宫殿。由于椒房殿位于后宫的中心位置,它也被称为“中宫”。
在西汉初期,永巷内设有一个囚室,专门用来关押犯有罪行的嫔妃或男性要犯。举个例子,汉高祖刘邦去世后,吕后将戚夫人关押在永巷,并且在稍后还将惠帝之子少帝囚禁在其中。关押在这里的犯人常常遭受极为残忍的待遇,许多人最终死于非命。然而,这时的永巷囚室并非正式的监狱,而只是一个临时性质的拘押场所。
二、西汉中后期的掖庭狱
汉武帝时期,后宫逐渐充满了大量美女,这使得后宫人数急剧增加。根据《太平御览》卷一七三引《汉武故事》的记载:“宫中的美人数量可达七、八千人。建章宫、未央宫、长乐宫三座宫殿通过便道连接,飞阁流檐、悬栋相接,完全没有直路。”随着后宫人数的剧增,宫廷管理机构也逐渐扩展,并且在这一时期正式设立了监狱——掖庭狱。
掖庭狱,又被称为“掖庭诏狱”,主要用来关押那些犯罪的嫔妃、宫女和部分遭皇帝诏令逮捕的大臣。掖庭狱设有令和丞职务,这些职务通常由宦官担任。实际上,掖庭狱的主官是狱丞,他直接听命于皇帝,负责监狱内部的犯人转移、处决等一系列事务。
掖庭狱所关押的犯人,往往因涉及宫中秘密而被囚禁,这些案件通常“所坐不著,天下不可户晓”。即这些案件涉及的罪行往往极为隐秘,统治者通常不愿将此类案件交由普通司法机构审理,既是为了防止案件泄露,更是为了维护朝廷的面子。比如,汉成帝猝死后,掖庭令刘辅就与御史大夫、丞相、廷尉等一同调查成帝的死因。
掖庭狱内部有专门的地牢,并且常使用严酷的刑罚,许多犯人因此死于非命。掖庭狱还建有一座高墙围绕的狱楼,以隔绝犯人与外界的联系。尤其在汉成帝时期,赵飞燕和她的家族李平深受宠爱,赵李两家甚至掌控了掖庭狱,利用这一权力进行报复,导致了许多无辜者遭到迫害,引发了民间的强烈反感。
三、西汉后期的暴室狱
在西汉后宫,还存在着专门的暴室狱。暴室原本是一个用于暴晒和染织布帛的地方,位于未央宫的掖庭内,阳光充足,适宜晾晒织物。据《三辅黄图》卷三《未央宫》记载,暴室的主要职责便是为宫内织作染练之所。此地虽名为暴室,实际上也是后宫治病的一处场所。《汉官仪》指出:“暴室在掖庭内,丞一人,主宫中妇人疾病者。”暴室因为阳光明媚,成了治疗宫女疾病的地方,并能够有效防止疾病传播。
然而,暴室狱的功能逐渐扩展,开始变成一种监狱形式,主要关押的是地位较低的宫女。较为高位的后妃如果犯了错,通常会被废黜并送往其他宫殿进行软禁。例如,孝惠张皇后因犯错被废除后,便被送至北宫,而孝武陈皇后也因失宠被移至长门宫。较低级别的妃嫔则被囚禁在永巷囚室或掖庭等地。
暴室狱作为掖庭狱的组成部分,通常被用来关押一些较低等级的宫人,然而,随着宫廷斗争的复杂化,暴室的拘押范围逐渐扩大,甚至有些男性贵族、官员也曾被关押于此。
四、东汉掖庭的监狱与囚室
东汉初年,光武帝刘秀因财力不足,曾对后宫嫔妃的人数进行了削减,后宫监狱的设置也有所减少。但随着社会经济的逐步恢复和宫殿的重建,监狱体系很快得到恢复。建武十四年(38年),南宫前殿开始重建;而到明帝永平三年(60年),北宫及其他宫殿也完成了重建工作。此后,皇帝及后妃们主要居住在北宫,而北宫和南宫均设有掖庭。
东汉的后宫管理结构有两大部门:一是负责日常宫务的永巷,二是掌管宫内人事的掖庭。掖庭主要负责宫女的管理、后宫内外事务的协调,工作内容繁杂。掖庭狱和暴室狱的运作再次恢复,尤其是在宫廷斗争激烈的情况下,后宫监狱不仅关押普通宫人,也开始关押失宠的后妃和一些贵族。
关于东汉掖庭狱的最早记载出现在和帝时期。掖庭狱负责审理涉及后宫及宫廷机密的案件,如与后妃有关的失盗案件等。然而,掖庭狱也存在滥用刑讯的问题,有时会通过逼供来获得“证据”,如邓太后执政时,宫中珍珠失窃,掖庭狱便负责调查,尽管最终由邓太后亲自审问,真相才得以揭示。
文史君说
汉代后宫,本应是皇帝及后妃的居所,却逐渐演变为宫廷权力斗争的一个重要场所。随着监狱的增多,从最初的临时拘押到正式的掖庭狱、暴室狱等创盈配资,制度逐步完善,关押的人群也从普通宫人到失宠的后妃及外戚。可见,汉代宫廷斗争的残酷性和复杂性,几乎到了极致,后宫监狱成为了权力斗争的见证者和执行者。
发布于:天津市盛多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